滁州市审计局牢牢牵住审计项目实施这个“牛鼻子”,以研究型审计为先导,以资金项目为抓手,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审计项目全过程开展研究型审计工作,以研究型审计助推农业农村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围绕“一审多项”统筹安排项目。做好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实现“一审多项”,扩大涉农审计成效。一是统筹项目,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审计,统筹纳入资源环境、经济责任等各项审计,有效扩大了乡村振兴战略审计的覆盖面,促进了重大政策落实和资金安全使用。二是统筹组织方式,立足全市审计系统立体布局,选拔精兵强将参与乡村振兴审计项目,加强大兵团作战和实战化演练,立体、直观地审视市、县两个层级共性问题,查找中央政策在地方层层传递和贯彻落实中存在的“打折”和“变通”问题,逐步扩大审计“作战半径”和“战略纵深”,乡村振兴审计覆盖面逐步扩大。同时,滁州市严格实行审计质量分级负责制,建立农业农村审计情况定期报送制度,县、区审计局按季度向市审计厅农业农村审计科报送本辖区涉农领域审计情况,深入推动农业农村审计工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将审计发现的情况和问题放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审视,客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保护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围绕“一题多解”注重审前调查。做精做深审前调查,在充分掌握审计对象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项目特点、业务运行、管理模式基础上,针对性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增强审计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做实审计“前半篇文章”。在审计项目开始前,审计组认真梳理和研究近年来国家、省、市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文件,了解农业农村工作有关总体设计、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做细审前调查,审计组认真调查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分工、业务运行、内控管理制度,进一步探索被审计地区的资金分配管理、产业项目库建设、乡村振兴任务下达等情况,确定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谋划审计方法和分工,为开展现场审计打好基础。
三是围绕“一链多点”锁定审计重点。分别围绕“政策链”“项目链”“资金链”,锁定审计重点,关注政策执行中缺陷与不足、资金管理使用薄弱环节、项目效益性和人员履职尽责情况,促进专项资金精准、高效、规范使用。近年来在开展涉农领域资金专项审计中,着重关注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关政策执行情况,对高标准农田、畜禽粪污、乡村建设等项目建设及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着重关注,紧盯核心关键部分,找出薄弱环节。
四是围绕“一点多线”严谨细致查证。在高标准农田专项审计调查中,我们紧扣政策落实—项目管理—资金使用三条主线,围绕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发现的疑点,采取现场审计与延伸调查相结合,传统审计与大数据审计相衔接等方式来进行全链条、全方位审计,全面核实项目建设总体情况,抽查项目档案资料,着重关注规划布局、立项审批、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后续管理等5个方面,确保每个环节不遗漏,深入一线勘察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状,以管护、建设为重点,现场检查机井、机耕桥、沟渠、水塘的建设与使用状况,促进“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的方法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