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主动扛起为民服务、促进发展的责任担当,积极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细致、富有成效的财经监督工作。从“聚焦创新突破,促进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大会议案督办,到全市电力建设服务情况专题审议;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专题审议,到审计查出明显问题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精准把脉找“病灶”,开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药方”,通过形成有效的闭环监督机制,推动企业痛点难点问题逐步解决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强筋壮骨”、财政资金使用高质高效。
高水平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4年,着眼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聚焦创新突破,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议案,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组带队围绕政策优化、队伍建设、产业创新、科学技术创新、低效用地改造、物流畅联建设及服务保障提升等七大方面,开展了重点调研。
“企业技改方面有什么需求?”“涉企政策宣传和落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历时5个多月深度调研,广泛收集人大代表、企业家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发动全市15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进企入村,收集民情民意4000余条。在此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针对涉企政策、用地需求等17方面问题开展网络直播专题询问,吸引了17.3万人次在线观看。会上,除了多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发问,还有在线观看的网友提问和基层单元连线提问,形成了“人大之问”问出民意、问出症结,“政府之答”答出担当、答出对策的双向合力。会后,市政府及相关单位认真研究落实专题询问意见,在创新政策引领、人才引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建设、空间重塑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全市创新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创新指数稳步提升。
现代社会中,电力是关乎民生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能源之本。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围绕电网规划与建设、电力供应和调度、供电业务办理、电力设施保护、电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调研,通过现场座谈、网络征集等形式,广泛听取和收集了各方对电力建设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要加快全市电网建设更新步伐”“建议加大电力设施安全保障力度”“受电工程服务市场秩序还需规范”……2024年4月,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电力建设服务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完善电价市场化改革相关措施、健全电力有关协调联动机制等5方面审议意见,并列出了9方面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清单。会后,市政府组织市供电局等相关单位专题研究,制定针对性整改提升举措;市供电局主动与各镇(街道、经开区)及人大基层单元进行重点事项对接,强化专项整治,有序推进65条征集意见清单式落实,推动区域受电工程“三不指定”政策落实、电力队伍建设、电力供应保障等工作取得新提升、新突破,实现用电服务水平再升级、用电营商环境再优化。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决策部署、保障职能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温岭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监督工作方案》,聚焦已交付使用未办理竣工决算资产管理情况、以租代购资产管理情况、粮食储备资产管理情况等重点,组织有关部门对教育、卫生、土地储备等多个领域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做摸底统计、数据核查、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项监督工作会议和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2024年6月,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3年度温岭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夯实资产管理基础、切实提高使用效益、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加强教育卫健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等5方面审议意见,并列出了10项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形成审议意见交由市政府研究办理。会后,市政府专题召开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交办会,建立由市财政局牵头抓总、市发改局等6个主要责任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逐一落实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措施。通过合力督办,在建工程综合验收、竞配建资产权证办理、办公用房权属划转登记等工作进度得到加快,一批闲置校舍、基层卫生服务站点得到一定效果利用。
强化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工作协同、成果共享、信息互通,形成“人大+审计”监督合力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题中之义。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与审计部门联合出台的《温岭市人大财经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办法(试行)》,为深化监督联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还交办市审计局对市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执行情况、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和资金落实情况做审计调查,深入审议了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并连续第13年开展审计查出明显问题专题询问。针对百姓健身房、困难群众适老化改造、国有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9个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了专题询问,督促政府部门限期整改,并于年底对专题询问内容的整改情况做了满意度测评。通过交办审计和审计查出明显问题专题询问,推动市级层面出台或完善制度4个、整改单位出台相关制度21个,促进财政资金增收节支2202.17万元,切实履行好人大守好国有资产“家底子”、管好人民群众“钱袋子”庄严使命。
财经监督无止境,人大职责显担当。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财经监督职能,聚焦经济运行与民生改善的关键领域,不断的提高监督效能,为民生福祉保驾护航,让财经监督的力量成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描绘出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新画卷。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